第壹小說 > 春秋霸業 > 第232章 敵進我退
  贏武仰天怒吼,沒有任何一個士卒敢上前去詢問是否繼續追擊。

  等到贏武發泄完了之后,卻并沒有繼續追擊,而是下令回轉。

  而后依山傍水安營扎寨,以作拒守之勢。

  奄國大軍的覆滅,成功的給他提了一個醒,讓他知道敵軍數量與動態未明,貿然出擊很有可能會被圍剿。

  他此行的目的是為了給大軍爭取撤退的時間,故而堅守后方,才是良策。

  而此時的秦壽軍中,孔儒有些悶悶不樂。

  他雖然剛剛打了一場勝仗,但是這一場勝仗殺死最多的卻是他的同胞。

  他雖然效命于秦國,對商人也是恨之入骨,卻不代表著他對奄國一點感情也沒有。

  秦壽在戰場之上已經看到了奄國的旗幟,也猜到了孔儒此時內心的掙扎。

  但是他卻并沒有主動去找孔儒,也沒有起心想要去寬慰他。

  對于秦壽來說,孔儒清楚戰場之上各為其主的道理也就夠了,這代表著孔儒不會因為敵人的身份而影響自己作出正確的判斷。

  如果孔儒對出兵攻打奄國士卒毫無波瀾,那才是秦壽應該擔心的事情。

  畢竟,現在可以對自己的故國毫無顧忌,將來未必不會對秦國冷酷無情。

  多一分則憂,少一分則亂。如今這般,卻是剛剛合適。

  “白毅,接下來你依舊領兵前去騷擾商軍,想來商軍這個時候也不敢再繼續追擊我軍。

  所以,你須得把士卒分為三到數批,每隔一到三個時辰便佯裝進攻一次。

  每次攻城,后陣之中都須得用戰車拖動樹枝,務必使得大軍后方煙塵滾滾,似有千軍萬馬一般。

  切記,只要敵軍堅守不出,白天便絕不可貿然進攻。夜間若有機會,則縱火焚之。

  以疲敵攻心為上,切記切記。”

  秦壽的話音方落,其余眾人都面露疑惑之色,沒有搞明白秦壽這么做的用意。

  但是讀過《秦子兵法》的白毅卻是清楚,秦壽用的正是“虛則實之,實者虛之”的兵法戰術。

  白毅對兵家“虛實”的掌握原本不深,但是在秦壽使用誘敵之術的時候,他已經有所領悟。

  而今秦壽授予了新的戰術,也就為他打開了一條新的大門,讓他對兵法又有了更為深刻的領悟。

  “唯——”

  白毅恭敬抱拳應諾,這讓秦壽十分滿意。

  而在白毅離開之后,秦壽伸手撫摸著自己的下巴喃喃自語道:“如果有一支騎兵,又何必如此犯險!”

  秦壽的腦海中掌握著“敵進我退,敵退我進。敵駐我擾,敵疲我打”的游擊戰術。

  這是以少勝多的經典戰術,是進退之間的“虛實”之道。

  在冷兵器戰爭之中,要想更好的用來對付數倍于己方的敵軍,最好的兵種,無疑是機動性更強,能進能退的騎兵。

  然而此時秦國的國力較小,相比較于周圍的其他國家,秦國的力量實在是太過于微弱。

  如果提前把騎兵的戰術暴露出來,很有可能會讓周圍的“鄰居”學了去。

  他們的“騎士”更多,他們的騎射更加精湛,所以,在目前這樣的情況下,組建騎兵有害而無大益。

  也正是意識到了這一點,所以在秦壽支援周天子的時候,也只是帶來了戰車而不是“精騎”。

  但是,現在秦國又遇到了手中沒有“騎兵”可用的窘迫,再讓秦壽再次猶豫起來。

  回到秦國之后,到底要不要立即組建一支騎兵呢?

  白毅領著一支軍隊離開了,原本正在發呆的孔儒突然間找到了秦壽。

  “君上,我軍大捷,當修書一封,請聯軍出關相助。”

  秦壽看了一眼雙目赤紅的孔儒,嘆了一口氣,這才開口問道:“就算是我軍大捷,證實了商軍已經開始撤兵,想來也沒有辦法說服他們出兵!”

  孔儒搖頭說道:“現如今商人留下了部分士卒斷后,在擊敗他們之后,我軍也成了疲憊之師,實在不宜繼續追擊。

  雖然知道聯軍不會出兵,但是君上還是應該通知他們。

  只有通知了他們,在擊敗斷后的商軍之后,君上才能夠問心無愧的領兵返程。”

  秦壽的雙眼微瞇,看了一眼他對面的孔儒問道:“孔卿之前力勸寡人追擊,而今何故又勸寡人退兵?”

  他話音落下之后,孔儒毫不猶豫的開口說道:“之前領兵進攻,是臣心底起了尾隨追擊亂軍的想法。

  然而如今商軍壯士斷腕,留下了一只軍隊斷后。由此可見,商軍雖然急于退兵,但卻是慌而不亂,若是再繼續窮追不舍,待到我軍疲憊,暴露自身兵力之時,便是商軍反擊之時。

  故而以臣之見,我軍實在不能繼續貪功。”

  秦壽聞言點了點頭,于是當即下去書信,將戰報送入函谷關,同時向函谷關內的諸侯聯軍求援。

  而在收到秦國求援之后,身為盟主的褒侯立即便召集了眾諸侯。

  “之前吾等疑心有詐,故而未曾出關追擊。

  而今秦侯已經探明,商軍確實已經退兵。

  并且,還留下了斷后的軍隊,為大軍退兵爭取時間。

  眼下,正是吾等為君王分憂的時候,不知諸公以為如何?”

  褒侯的話音方落,眾諸侯互相對視,他們心底都不想出兵,卻又不知該如何開口拒絕褒侯。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畢公卻是突然間站了出來。

  “盟主,本公以為,此時吾等非但不能出兵,還應該繼續堅守函谷關才對。”

  諸侯聞言都將目光看向畢公,對他的話頗為疑惑。

  “秦國只有一萬多人,相比較于商國的數十萬大軍,不過是九牛一毛而已。

  如果寡人是商王,只需要隨手下令,派出幾萬精兵便可以將秦國剿滅,又怎么可能會留下幾萬兵馬斷后?又怎么可能會給秦國斬殺近萬士卒的機會。

  故而,本公以為,這是商王的詭計,是刻意在引誘吾等出關。”

  畢公說得很對,如果商王知道追兵到底有多少兵力的話,確實不會給秦國機會。

  但是,這一切的前提都建立在情報對等的情況下。

  而正是因為情報不對等,商王不知道追兵的兵力有多少,更加不知函谷關內的諸侯都沒有出兵。

  所以,商王方才采取了“斷后”的策略。

  在場的人不是沒有明白人,但是在畢公開口之后,這些明白人卻都變得糊涂了。

  “哎呀,畢公所言甚是啊!”

  “畢公高見啊——”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