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小說 > 春秋霸業 > 第140章 利誘威逼
  在這一刻,伯渠等人已經開始后悔。

  作為一個三百年的公卿,伯氏等家族享受太多井田制的紅利。

  也正是因為300年的積蓄,方才有伯氏等公卿坐視召國存亡的底氣。

  他們家族之中各有奴隸,門客與錢糧,把這些籌集在一起,至少能夠籌備三千死士與數十萬石糧食。

  如果當初他們全力幫助召恒,有這些死士頂在前面,再配合一些普通士卒作為輔助,哪怕秦軍悍勇,也不至于一戰擊破召國。

  只要召國不滅,他們依舊還是召國權傾朝野的公卿。

  然而他們舍不得自身的財富,不愿意與國家共同承擔風險。

  而今國破,他們倒向秦國,卻并不能夠獲得他們想要的富貴與權勢。甚至,連他們握在手中的一些權力都將被收回。

  想要翻臉,結果發現秦人的力量足以碾壓他們這些公卿聯盟。

  在秦國君的強勢鎮壓之下,他們根本無從反抗。

  眼見著秦壽的回絕之語,伯渠一下子仿佛蒼老了十幾歲。

  他心有戚戚地向著秦壽一拱手,而后嘆氣道:“君上既已心意已決,吾等便先告辭了!”

  然而就在他準備離開的時候,秦壽卻是又突然間開口說道:“寡人之國策,乃是為了秦國之安寧。城中國人與諸公,都是主動投向寡人之順民,寡人也不好太過于苛責。

  諸位先生若是愿意獻糧,寡人可以根據所獻糧食之多寡,分別授予我秦國之爵,諸位先生可以考慮一下。”

  他話音落下之后,隨即率先起身轉入后堂,只留下一眾面面相覷的召國公卿。

  這已經可以說得上是賣官售爵,如果在大一統的時候使用此策,無異于是飲鴆止渴,可謂是亡國之道。

  然而此時秦國初立,缺錢,缺糧甚至還缺人。

  這里缺的人是指讀過書的士子,缺的是讓百姓信服的賢能之士。

  受限于時代的不同,百姓自身認知的不同,這個時代治理地方,最有效率的實際上還是當地人。

  一來是風俗習慣不同,二來是當地百姓容易抱團,外來者根本扎根不進去,很容易被抱團排擠。

  眼前這些召國的公卿,每一個人都代表著召邑的一個大氏族。

  他們有糧,有人,只是缺少權力。

  秦壽有權,但是缺糧缺人。

  雙方相互合作,是必然的事情。

  然而秦壽了解歷史,知道一個國家的毀滅,大多數時候都是從土地兼并開始的。

  土地兼并最先苦的是百姓,最后苦的是君王,其他歷史演變過程出現的公卿,世家,勛貴,地主等等,都是土地兼并的獲利者。

  以至于出現沒有千年王朝,只有千年世家的言論。

  然而最可笑的是,這些明明是土地兼并獲利者的勢力,最終也因為土地兼并的紅利而消亡,最終大多隱沒于滾滾歷史長河之中。

  秦壽為開國之君,訂立國策之時,能夠想到最佳的方案便是國有私營,既可以保障耕種者的勞動報酬,又可以保障國家的稅收收益。

  再結合秦國現有的勛爵制度,也可以保證勛爵之家的利益。

  如果一開始就是如此,本不至于有這么多矛盾。

  但是召國乃至其他國家的公卿早已經享受過了土地私有的紅利,又怎么會愿意主動的把它交歸于國家。

  雙方的矛盾說到底還是利益之爭,伯渠甚至已經想好了,等回去之后便聯系所有公卿,所有人都緊握手中糧食,不信秦國君最后不就范。

  但是秦壽最后的一句話,卻是在所有人的心底都扎下了一根刺。

  秦國接受獻糧授爵,代表著只要愿意妥協,這些公卿依舊可以在秦國擁有自己的勢力。

  并且在授予官爵之后,很有可能還是會被留在召邑任職。

  如此一來,如果先行前往獻糧,那么很有可能會成為秦國君樹立起來的典型,獲得豐厚的報酬。

  伯渠心底都有些意動,但是隨后他卻是驚出了一身冷汗。

  “回去——”

  而后他毫不猶豫的厲聲呵斥了一句,嚇得在原地發愣的眾人打了一個哆嗦。

  此時他們方才回過神來,急忙跟隨著伯渠一同離開。

  伯渠并沒有讓所有人離開,而是把他們再次召集到了自己的府邸。

  “秦國君如此堅持,來年各家的土地并不歸各家所有,我等該如何是好啊!”

  剛剛分賓落座,一名召國大夫便忍不住嘆氣詢問。

  而就在這個時候,另外一名大夫則是將心一橫,咬牙開口說道:“不如一不做二不休,直接…”

  他的話還沒有說完,伯渠便已經沉聲阻止道:“休要胡言亂語。”

  話音落下之時,便又冷著臉警告道:“那秦國君正愁沒有借口對我等動手,你這是想要找死,切莫要連累我等。”

  那開口說話的大夫當即閉口不言,如同小雞一般縮起了自己的脖子。

  “哼——”

  召國君冷哼了一聲,隨即又繼續開口說道:“秦國君缺糧,缺人,終歸是吾等占據主動。只要我等謹守本心,莫要讓秦人抓住把柄,現在他如何把土地拿回去,將來自然會如何把土地還回來。”

  言語至此,又冷冷的掃視了一眼在場眾人,只看到所有人心底發毛,這才繼續開口說道:“只是,不怕秦國君苛政,就怕某些人堅守不住底線,為了自家的利益,出賣大家都利益呀!”

  他的話音方落,所有動了心思的人都本能的背脊發寒。

  不等他們想到如何回應,瑞祈卻是突然間一巴掌拍在案幾之上。

  “出于公義,秦國君不敢拿咱們公卿動刀。但若是咱們之中有人當了叛徒,損害了大家都根基。

  我瑞祈卻是第一個不能答應…”

  話音落下之時,他解下了自己腰間的佩劍,一把拍在了案幾之上。

  “瑞公,何出此言啊——”

  眾人見狀都被嚇得不輕,一名大夫急忙出聲打了圓場。

  其他人的心底也紛紛掐滅了私底下投誠的想法,決心一門心思跟著伯渠。

  真可謂是秦壽以利誘,伯渠以威逼。卻是各式手段,把一眾公卿夾在中間頭疼。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