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小說 > 春秋霸業 > 第546章 仁君之死
  蜀王自幼賢明,以上古人皇為榜樣,極力的端正自己的德行。

  孔儒的仁道尚且沒有傳遍天下之際,他便能夠身體力行的領悟仁道,并且以仁治國,使得蜀國民殷國富。

  然而也正是因為他的仁,使得蜀國的公卿勢力越發壯大,蜀國的軍隊戰力卻是越來越弱。

  以至于在面對強悍的巴國之時,蜀國根本沒有反抗之力。

  然而這一切的起因雖然在于蜀王的過分寬仁,但是這卻絕不是蜀王的過錯。

  蜀國之所以會淪落至此,并非是蜀王一人的過錯,而是蜀國從公卿到百姓皆有過錯。

  仁者,心有所念,氣足而神明。

  雖刀斧加于前,而不改其色也。

  蜀王的一句話,宛如神明的質問,讓蜀國公卿莫不敢言。

  這個時代可不講什么成王敗寇,這個時代講的是德高望重,講的是出身決定地位。

  蜀王天生王者,以仁治國,蜀國上下雖不畏,卻莫有不敬。

  就算此時想要篡奪王位的宗伯,他也不得不承認,蜀王是蜀國古今未有之圣王。

  眼看著眾皆默然,或許很快便會被蜀王策反,宗伯終于按耐不住,他佝僂著身體緩步上前,拱手抬頭向著蜀王說道:“大王之仁德,古今未有,圣王所不及也!

  然,圣王之治天下,莫不懷仁施義,恩威并施。

  大王一味懷仁,以至百姓日夜稱頌大王之恩德,卻不肯為國效死。此謂于民有德,于國有虧。

  大王善待公卿,臣等亦是感激不盡。然,大王重用別國之臣,妄改祖宗國法,到搖國本根基。

  數年之后,我蜀國勛爵四起,庶子與嫡子爭位。

  百姓不修德行,只思殺伐牟利,以下克上者,不計其數。

  長此以往,蜀國何得安寧?”

  蜀王聞言之后怒目而視道:“秦國因變法而強,白將軍變法蜀國之后,數月即可破巴國。

  此利國利民之策,到了爾等口中,怎就成了敗政?”

  他話音方落,宗伯便毫不猶豫的說道:“秦,立國不足二十年,秦王變法,自然上行下效,無有阻礙。

  然而我蜀國自有國情,豈能一概而論?”

  他話音落下之后,徑直上前一步,冷冷的盯著蜀王說道:“這滿朝公卿之所以至此,難道不正是因為大王倒行逆施,重用奸佞之臣的緣故嗎?”

  蜀王一巴掌拍在御案之前,猛的從原地站了起來。

  這是他人生以來第一次怒目而視,死死的盯著對面的宗伯說道:“孤王倒要看看,九泉之下,爾有何顏面去見列祖列宗。”

  宗伯背脊莫名的一寒,但他還是強裝鎮定的說道:“若我蜀國政通人和,國泰民安,微臣就算是被祖宗唾棄,也在所不惜。”

  大奸似忠,外似樸野,中藏巧詐。

  宗伯明明已經起兵作亂,偏偏裝出一副為國為民的模樣。

  蜀王雖問心無愧,卻無法應對這等厚顏無恥之徒。

  他仰天長嘆一聲,隨即“哎呀”一聲,徑直一頭撞在了一旁的壁畫之上。

  巴蜀信鬼神,蜀王宮大殿的壁畫之上雕刻蜀人的圖騰。

  本意是由神靈監督君王于公卿,使君王于鬼神之前治理國家,不敢因私廢公,不敢心懷不軌。

  然而今日,卻是由神明親眼見證了蜀王之死,由蜀王之血漿,為神明壁畫染上了一抹斑斕色彩。

  蜀國之太史雖然也是滿朝公卿之一員,但是因為太史需要時刻記錄蜀王之言行,所以太史與王室更為親近。

  就算是在滿朝文武沖上大殿之時,太史也沒有逃亡,而是一如往昔一般將自己隱藏于屏風之后,用手中刀筆銘記今日所發生的事情。

  “蜀國宗伯與公卿弒其君。”

  雖然一共只刻下了十個字,但是卻在蜀國的史書之上刻下了刀光劍影。

  而這十個字,也為太史一家帶來了殺身之禍。

  在收殮了蜀王的尸體之后,宗伯與張揚本來想要對蜀人宣布,是王子烈不滿蜀王試圖把王位傳給蜀山姬與白毅之子,所以謀害了蜀王與白毅。

  然而偏偏就在這個時候,他們注意到了負責記錄蜀國史書的太史,也看到了太史親筆刻錄下的十個字。

  這十個字代表著王朝過往,代表著蜀國發生一切的真實記錄。

  不會有任何一個人懷疑太史在史書上記錄下的一筆,因為這代表著的是,一切過去現在與未來的真實。

  而每一代太史都有屬于自己的特殊筆法,每一卷史冊之上都有標記,就算是蜀王也不知曉太史記錄文字的筆法是否有所不同。

  如果記錄有偏差,也必須得以特殊的手法削去竹簡的文字,而后重新銘刻文字。

  當察覺到了太史筆下的十個字之后,滿朝公卿的內心突然間就涼了半截。

  雖然他們的名字沒有被太史記錄下來,但是他們的事跡卻被永遠的刻在了史書之上。

  后來蜀國的國史之上,將會一直記錄著他們弒君的罵名。

  為了自己的兒子能夠繼位,宗伯已經豁出去了自己的一張老臉。

  他本來以為自己可以遮掩這一切,卻沒想到他剛剛犯下惡舉,結果就直接被釘在了蜀國恥辱柱上。

  冢宰張揚卻是怒從心生,他一把上前揪住太史的衣領道:“改…”

  他只說出了一個字,隨即便說不出接下來的話,因為他瞧見了太史那堅定的目光。

  張揚咬牙切齒,一字一句的說道:“若是不改,便死——”

  太史聞言依舊一聲不吭,只是緊緊的握著自己手中的刀筆。

  他是蜀國之太史,這么多年以來,不知多少次記錄蜀王的賢明事跡。

  公卿們或許會疏忽,百姓們或許會遺忘,但是他親手刻在史書上的每一個字卻不會消亡。

  他由衷的敬佩蜀王,若非是職責之所在,他已經主動為蜀王殉葬。

  張揚想要通過死亡來威脅他,讓他放棄記錄蜀王之死的真相,那簡直是在癡人說夢。

  仿佛是看穿了太史眼中的輕蔑,這位一手促成蜀王之死的蜀國冢宰怒了。

  “殺,殺了他——”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