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小說 > 顧芯芯霍項胤全文在線閱讀 > 第四十一章:乾清宮問政
  乾清宮內,孝宗皇帝正愁眉不展,作為明朝為數不多勤奮的皇帝,除了偶爾迷信一下煉丹之外,孝宗幾乎沒有什么不良愛好。

  連后宮也只有皇后一人,是真的做到一生只愛一個人。

  他這輩子是把時間都花在處理國事上,所以即便是弘治時期,內憂外患雖多,但也給人一種中興繁榮的景象,和這位勤政的皇帝有很大的關系。

  何鼎走進大殿:“陛下,舟山伯到了。”

  孝宗頓時露出笑容,對這位年輕人,孝宗是早就想見見了。

  “讓他進來。”

  李兆謹慎的走進乾清宮,內心是相當緊張,這還是他兩世為人第一次正面皇帝。

  李兆行禮,作揖,慢慢的抬起頭。

  眼前這個男人就是明朝的第九位皇帝,孝宗朱佑樘。

  孝宗看起來有些中年發胖,臉上帶著微笑,給人的感覺倒更像是一位知書達理的儒生。

  “臣李兆,參見陛下。”:李兆恭敬道。

  孝宗吩咐道:“給舟山伯搬根凳子吧。”

  何鼎心中一愣,這份待遇怕是也只有內閣那幾位大臣才能享受,沒想到陛下剛見到李兆就如此喜歡。

  原文&來~自于塔讀小~說app,&~更多.免費*好書請下載塔~讀-小說app。

  李兆坐下后,沒有表現出惶恐的神色,神色平靜的道:“陛下日理萬機,還有時間召臣這等閑人,實乃臣之榮幸,能得到陛下的賞識,臣此生必鞠躬盡瘁為我大明效犬馬之勞。”

  李兆一席話不卑不亢,順帶拍了個小馬屁,在孝宗看來還是頗為滿意。

  在孝宗印象里,即便是那些通過會試的進士,在殿試之時見到自己,也是惶恐不安。

  有些人甚至說不出來話,李兆卻是已經有幾分老臣的樣子,這一點還是不易。

  至于李兆為什么能如此淡定,說到底作為穿越過來的人,對皇帝并沒有什么敬畏之心。

  在李兆心里孝宗就一個大領導,不過這個大領導和自己以前那些領導不太一樣,整個大明,他一個人說了算。

  “你的括戶之法著實不錯,不知從何學來的。”:孝宗問道。

  李兆拱拱手:“臣對四書五經以外的學說頗感興趣,從小便是看了不少數術典籍,看得多了,自然就領悟了一些竅門,這括戶之法便是從此而來。”

  “哈哈哈,那些儒生向來說半部論語治天下,現在看來卻不盡然,這旁門之書也不是無用之物。”

  見孝宗心情不錯,李兆接著說道:“陛下,臣提到的就地再就業政策,我想陛下和大臣們應該看了,臣在南京各地嘗試以此法解流民之困,算是小有成果,請陛下過目。”

  塔讀小~。>說—*.—免費*無廣>告無*>彈窗,還>-.*能跟書~友們一起互>@動。

  李兆從懷里拿出一份折子,這里面記載著他在常熟縣的作坊,以及江寧縣的工廠目前的就業情況。

  雖然李兆的這個政策有重商的嫌疑,但眼下孝宗心情不錯,也不沒有深究李兆的問題,便將折子拿到手上翻閱。

  “嗯?”:原本并不重視的孝宗,此時眉頭突然緊皺,臉上的表情凝固。

  接著問道:“你當真解決了上萬的流民的生計,就靠一個作坊和一個工廠?”

  旁邊的何鼎也愣住了,本以為李兆所謂的小有成果最多是解決了幾百戶的流民,萬萬沒想到居然是上萬人。

  “臣的方法不僅能讓流民安居,同時還能創造勞動力。”:李兆接著道:“臣的作坊和工廠后期規模還會擴大,未來三年時間,臣就能替陛下解決南直隸和浙江的流民。”

  這不是大話,而是李兆經過精確計算得到的結果,最多三年,甚至時間會提前,南方兩省的流民就會完全化解危機。

  孝宗沉默了片刻,他在認真的思考李兆提出的這個政策。

  之前他覺得李兆提到的屯田法已經不錯,沒想到這個所謂的就地再就業居然更加有效。

  李兆短短半年的時間就能解決上萬流民,這份功績和手段,就算把內閣大臣丟到南直隸去,也不會比李兆做的更好。

  孝宗好奇道:“李兆,你作坊生產的香皂和肥皂,這些東西朕還能理解,不知這水泥究竟是何物。”

  “陛下,這水泥可是好東西啊。”:李兆笑道。

  他就怕孝宗不感興趣,只要感興趣就好啊。

  接著李兆將水泥的功效以及便利都告訴孝宗,這不聽不知道,一聽嚇一跳,孝宗還從未聽過如此神奇之物。

  孝宗忙道:“那這水泥豈不是什么都能建?”

  “理論上是這樣的,不過后期需要搭配鋼筋,就連橋也能建得。”:李兆回道。

  孝宗站起身,在乾清宮內來回踱步,臉上的神情透露出,這位皇帝的心情十分的激動。

  “什么時候能夠量產!”:孝宗問出核心的問題。

  實際上眼下這個時候水泥已經可以做到量產,雖然產量不高,也足夠整修幾個縣的河堤了。

  但李兆并不打算讓水泥馬上就問世,而是在等待一個時機,劉大夏還未去治理張秋決口的問題,那個時候才是水泥登場的絕佳時機,一旦成功,勢必會揚名全國。

  李兆抓了抓腦袋回道:“陛下,眼下水泥還在最后的測試階段,不過今年肯定可以做到量產,只是還得再等等。”

  “好好好,舟山伯又給朕送上一份大禮啊。”:孝宗大笑道。

  何鼎也是許久沒有見過孝宗如此開心,心道,這舟山伯真是位妙人,日后可得和這位年輕的伯爺多親近親近。

  “陛下,這就地再就業的方法,不知可否推廣開來。”

  面對李兆的問題,孝宗并未回答,這方法雖好,而且李兆也做出了成效,但孝宗卻不敢提出來,畢竟重商的嫌疑太重,絕對會引起滿朝大臣的反對。

  李兆也知道孝宗的苦衷,不過他只是想賭一賭,要是孝宗同意了,豈不是更好。

  “你先在南直隸和浙江府試試吧,其余的,日后再說。”:孝宗回道。

  這已經算是給李兆極大的自由權限,拿兩個省給你搞試點!

  之前李兆開作坊開工廠,還得低調行事,現在孝宗既然已經給自己開了綠燈,那就不用怕追責了,李兆需要的就是加大規模,不斷擴張商業版圖。

  李兆馬上跪下,激動道:“臣謝過陛下!”

  孝宗點點頭:“你小子一看就不是一個老實的人,以后少給朕惹點麻煩就是了。”

  “你在定海縣用的那手榴彈是何物,與朕也說說吧。”

  李兆從身后拿出一個盒子,打開盒子,里面正是一顆由竹子做成的手榴彈。

  “陛下,這就是手榴彈。”

  孝宗走上前,將手榴彈拿起來:“就這么一個竹筒居然有那么大的威力?”

  李兆笑著說道:“陛下不信,可以試一試。”

  孝宗來到宮殿外,李兆示意孝宗往沒有人的地方投擲,將周圍的人都疏散開。

  孝宗握著手榴彈,按李兆的說明,將引線拔出,一縷青煙冒出。

  “陛下,快丟出去。”

  孝宗隨即將手榴彈遠遠的扔出去,隨著手榴彈接觸地面的一剎那,轟然巨響。

  大殿外的空地上出現一個坑洞,八尺內的地磚全部炸得四分五裂,這地磚的堅固程度,就算是用神機營的火銃也造不成如此傷害。

  孝宗瞪大眼睛:“果真是神器啊!”

  孝宗也見過不少火器,明朝作為目前世界上火器一流的大國,不管是火銃還是銃炮,都已經比較成熟,但比起這手榴彈的威力,還是要差不少。

  孝宗感嘆道:“小小的竹筒居然能有這樣的威力,李兆,此物也是你弄出來的?”

  “回陛下,臣從小便喜歡看旁門之書。”

  李兆還未將那套說辭說完,孝宗擺擺手:“好了好了,朕只要知道是你弄出來的就行,你就告訴朕,這東西能量產嗎?”

  李兆說道:“這手榴彈能有如此危力,全靠黃色炸藥,這比我朝的黑色炸藥的威力高數十倍,不過黃色炸藥眼下產量很少。”

  孝宗嘆了口氣,如果這手榴彈能量產,那還何懼關外的游牧騎兵。

  “臣能做到,讓一個營的士兵配置手榴彈。”:李兆安慰道。

  孝宗這才好受一些,接著說道:“以后如果有什么新火器,一定要告訴朕。”

  回到大殿,孝宗拿起奏折,讓何鼎交給李兆。

  “李兆,你怎么看這件事?”:孝宗問道。

  孝宗這段時間就是因為這個問題,才郁郁寡歡。

  折子里提到兩個問題,一就是阿黑麻的入侵,這家伙已經完全占領哈密,隱隱有要往甘肅繼續進攻的打算。

  二就是貴州的叛亂,貴州有大量的土司,這些土司在當地掌控極大權力,雖然在朱棣時期就設立了貴州府,加強了管制,但土司動亂一直存在,去歲才發生暴動,雖然鎮壓,但付出的代價極大。

  李兆看完折子后想了想,開口道:“阿黑麻意圖西北,我朝雖設了九邊鎮,但以目前國內局勢,短時間鎮壓阿黑麻不難,難就難在長期鎮守。”

  原本在今年,孝宗便會派軍去收復哈密,并且也確實擊潰了阿黑麻,但阿黑麻反反復復,一直到嘉靖時期,哈密又再次丟失,再也沒有收復。

  孝宗感嘆道:“朕如何不知。”

  明朝要抵御的外敵太多,根本難以維系,這一點也是后期滅亡的原因之一。

  李兆接著道:“陛下,我朝作為大國,可以換一個思路解決問題,不一定非要收復哈密,也不一定非要殲滅阿黑麻所部,我們需要的是,平衡!”

  塔讀小說,無廣>告^在線免。費閱&讀!

  孝宗喃喃道:“平衡?”

  “阿黑麻繼位后,吐魯番司總督阿都剌因一直不滿,并且在東部自立為汗,但他的實力不足以和阿黑麻沖突,這才蟄伏起來,而阿黑麻迫切想要收復哈密進軍甘肅,無暇去管阿都剌因。”:李兆微微一笑。

  “我們要做的很簡單,扶持阿都剌因,讓他有資格挑戰阿黑麻。”

  這就像后世的m國,雖然他不參戰,但他可以給這些戰亂的國家提供武器。

  甚至以民間私人的名義,調遣雇傭兵去維系雙方的力量平衡,他還可以從中撈到不少好處。

  孝宗仔細一想,頓時覺得此法可行,當即道:“這件事可行,李兆朕就把這件事交給你去辦,需要各部配合,朕自會給你文書!”

  “臣遵旨。”

  李兆心里已經開始盤算,這趟要在吐魯番這群人手里撈多少錢,戰爭除了流血以外,也是一臺巨大的印鈔機。

  只要方法得當,甚至可以一直維持戰亂,一直賺錢。

  李兆緩了緩繼續道:“至于貴州土司,四個字:改土歸流。”

  改土歸流就是廢除西南各少數民族地區的土司制度,改由中央政府委派流官直接進行統治,實行和內地相同的地方行政制度,這其中包含漢化、儒學教化、以及屯田等多方面的問題。

  而明朝的“改土歸流”帶有偶然性,還未成為國家大政方針。因此,直到明朝末年,西南地區的土司制度依然大量的存在,數量眾多,十分復雜。

  孝宗笑道:“改土歸流?哈哈哈,確實是一劑良策。”

  “但改土歸流的難處,還是在削弱土司勢力,只能徐徐圖之。”:言外之意就是通過軍隊鎮壓,但明朝卻負擔不起這樣的代價。

  原本明朝時期針對貴州和西南地區發起了多次大規模的軍事活動,只是后續國力不濟,便是為日后的滿清韃子做了嫁衣。

  孝宗點點頭:“既如此,朕也用不著憂心,此事只能一步一步來了。”

  “陛下圣明,臣相信,以陛下的宏才大略必然能讓我大明日新月異,成為千古一朝。”:李兆拱手說道。

  哪兒有領導不喜歡拍馬屁的,孝宗對李兆的一番說辭也是心中愉悅。

  孝宗向何鼎道:“今年會試,要不然就以西南土司為題吧。”

  李兆詫異,弘治六年的會試題目以他的印象,本應該是流民治理,現在居然變成了西南土司。

  而且是孝宗皇帝臨時起意的決定,難道是受了自己的影響?自己真的改變了歷史的走向!

  “舟山伯,你就回去好好準備吐魯番的事吧,朕等著你的消息。”:孝宗說道。

  “臣告退!”

  離開乾清宮,李兆第一次產生了改變歷史的感覺,本應發生的事,因為自己,變成了另外一件事。

  在廣場,一陣風席卷而過,李兆覺得一陣涼意,打了個冷顫。

  隨即淡淡的一笑,自己不是從一開始就改變歷史了嗎,李廣還未權勢滔天,就提前退出歷史舞臺,舟山群島本該一直被倭寇占據,自己則將其收復,既然依舊隨著滾滾的浪潮前行,哪里來的退路。

  只道一句: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自己能做的,只求無愧于心,哪管后世如何評說。

  【作者題外話】:有銀票的兄弟支持一下,收藏一波!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