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小說 > 美女總裁的貼身高手 > 第128章 天道酬勤皆是夢
  “皇爺來了,你們怎么也不事先通報一聲?”朱七牛看了眼朱元璋的臉色,朝著團團圓圓問道。

  朱元璋笑了笑:“是咱不讓他們通報的,就是想偷偷看看你在家干什么。這不,多有收獲啊。”

  朱七牛尷尬的笑了笑,你倒是有收獲了,可我嚇得半死啊,冒然在家里議論皇帝,還被皇帝聽個正著,這事兒說大可大,說小可小,我……還想多活幾天呢。

  宋濂也看了眼團團圓圓:“你們以前見過皇上?”

  言下之意便是,別隨便來個人就聽人家話,別忘了自己的身份。

  朱元璋也蠻好奇:“是啊,咱可是微服私訪來看狀元街的,你們兩個咋就這么聽咱的話?咱不讓你們通報,你們真就不通報了。”

  團團道:“以前皇爺去常家時,我們兩姐妹曾經見過皇爺一面。”

  “是這樣啊。”

  朱元璋擺了擺手:“不用你們伺候了,下去吧。”

  “是。”

  “來,宋愛卿,繼續剛才的話題,你有猜出給咱提建議的人是周光嗎?”朱元璋拍了拍手上的點心殘渣,笑問道。

  宋濂點頭:“不瞞皇上,草民確實猜到了。”

  “哦?說說看,為何你覺得是他?”

  “因為草民在溧水待了數年,親眼見過周大人搞得官田,略有心得,而今日之狀元街,雖然是效仿的二神廟,但其實更像溧水官田。

  簡而言之,周大人的布局設想乃是讓百姓動起來,無論是富人還是窮人,無論是買家還是賣家,都不能閑著,只要大家合理的動起來,則能創造財富,帶動更多人、更多地方共同富裕。

  而朝廷,又或者說是官府,只需要居中協調,避免有人欺行霸市,偷稅漏稅,官商勾結,則官府必然也收獲不菲,民富國也富。”

  周光一臉佩服的沖著宋濂拱了拱手:“宋大人不愧是老臣,眼光獨到,本官佩服,僅僅是用看的,便能洞悉本官做官數十年的心得。

  沒錯,經過在溧水的官田試驗,本官逐漸明白,大興土木也不見得就一定是壞的,只要運用得當,調控得時,未嘗不是一種利國利民的手段。

  以溧水官田為例,仔細說來便是,在農閑之時,百姓多無事可做,頂多是上山砍柴、打獵等,為的是多攢點吃的、燒的,效率低下,遠遠趕不上種田之收益。

  這時,本官命人雇傭他們開墾官田,每日或每月按時發放工錢,他們拿了工錢,買米買面買肉都可,遠比砍柴打獵來的賺錢。

  在農忙之時,本官再雇傭他們播種、收割,他們在忙完自家農活后,又到官田搶收,這便又是一波收益。

  而官田這邊呢,收獲的糧食除掉花費,便是純利,不管多少,總歸是增收的。百姓亦得了銀錢,整體而言增收許多,遠比官府加征重稅、搜刮百姓錢糧來的要好。

  這狀元街也是同樣,前期購買地皮、雇人拆房,都得花費,但只要運作得當,事后收益絕對要數倍于花費,還能帶動周邊百姓及各行各業百姓謀利。

  至于朱大人之前說得騙人嘛,倒也未見得,那些富人花了錢是不錯,可也不是白花,總歸是拿來買東西了,他們得了東西,沾了文氣,心里高興,花點錢又怎么了?理所當然嘛。”

  聽周光提起自己,朱七牛也不好再裝透明人了:“原來這中間竟然有這樣的關節,看來周大人真是把文治研究透徹了,照這么看來,只要把這種法子逐步攤開,慢慢的運用到全國去,大明的財富豈不是要成倍增長,而且還是官府與民間的共同增長,不存在這邊多了,那邊就少了?”

  周光道:“確實如此,到了那時,民間各地修橋鋪路不再是負擔,而是盈利的事情,官府恨不得天天干呢,但一旦這種法子全面運用,也會帶來問題。”

  朱元璋聽的正美,滿以為以后就是一勞永逸,大明必將千秋萬代,陡然聽說這句‘也會帶來問題’,立刻變了臉色:“周光,這個辦法不是挺好嗎?怎么還能帶來問題?你可別過分自謙,學那些酸臭文人,咱不喜歡這樣。”

  周光站起來行了一禮:“微臣并沒有夸大其詞,也不是自謙,而是這種法子確實會有問題。”

  “那你倒是說說看,會有什么問題。”

  “這種法子歸根結底其實并不新奇,用易經里頭的一個成語就能總結了,天道酬勤。

  所謂天道酬勤,說的是一個人只要夠勤快,老天總是不會辜負他的,會讓他有所收獲,所以農民起五更睡半夜的勤勞種田,就是為了多收獲一點糧食。

  或許皇爺會問,既然農民勤勞就能收獲糧食,為何還會出現農民餓死的情況,這是因為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人之道,損不足而奉有余,簡單來說就是,勤勞之人的豐收果實被另一部分人給剝奪了。

  而朝廷要做的事,便是公正的處理這個問題,讓勤勞的人有所收獲,不讓那些別有居心的人輕松謀奪他們的收獲,讓天道酬勤這句話貫徹下去。

  天道雖然酬勤,可天沒有手腳,沒有偏向,不可能親自出馬懲處惡人,保護好人,所以天才會選一個人出來代為做這些事,這個人便是天子。

  用朱大人在殿試時寫過的那一段話來說就是——人君一天也,天有覆育之恩,而不能自理天下,故所寄其責者,付之人君。君有統理之權,而實有所承受。故所經其事者,法之吳天。

  綜上所述,天道酬勤,但尚需天子及百官居中裁斷,不偏不倚,否則百姓就是忙到死,也連糊口都難。

  微臣提出的這種設想便是基于這個基礎上的,當天子賢良,而百官廉潔有為,不貪不腐,則百姓越是勤勞,越能富裕。

  但是,世間的一切都是有得必有失,大興土木,修房建屋,修橋鋪路,固然是好,可一棵樹要幾十年才能長成材,砍倒卻只需要一會兒而已。

  若是這個法子推行到全國,財富背后所消耗的各種資源必然是海量的,有朝一日這些東西用到沒有了,這個法子也就走到了頭,就像是房屋的橫梁斷了,房子必然倒塌。”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