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小說 > 滄海揚帆 > 第二百二十二章 多年前的一樁舊事
    維生素E,也稱為生育酚,是一種用途極其廣泛的有機化合物。在醫學上,維生素E能夠作為細胞內抗氧劑,用于治療多種疾病。在食品工業中,維生素E可以作為防腐添加劑,同時也可以作為營養增強劑。

    在飼料工業中,維生素E是一種重要添加劑,能夠幫助畜禽免疫、改善肉質、提高產蛋量等,據統計,用于飼料工業的維生素E占到了全球產量的一半左右。此外,維生素E還可用作化妝品添加劑以及作為塑料的抗氧化劑。

    維生素E的生產,包括合成法和天然提取法,后者生產出來的天然維生素E價格更高,但產量有限,所以主要的生產方法為合成法。

    合成維生素E的原理說起來很簡單,就是使用兩種中間體,即三甲基氫醌和異植物醇在催化劑作用下進行合成。

    原理有了,下一步就是工藝流程設計和工藝裝備制造,而具體的工藝流程,又與其中一個因素相關,那就是合成中所使用的催化劑。

    20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是維生素E合成技術研究的一個高峰,國外制藥廠商紛紛開發新的合成工藝,其中主要的差異就是催化劑的選擇。據文獻記載,這一時期提出的催化劑包括氯化鋅、三氯化鋁、硅酸鋁、對甲苯磺酸、三氟化硼等,林林總總有幾十種之多。

    高凡所說的廖德榮發表的那篇論文,恰恰是討論維生素E合成催化劑的。在那篇論文里,廖德榮提出了使用含稀土元素市的化合物作為催化劑的設想,并且給出了一些實驗結果,顯示稀土催化劑具有一定的優越性。

    廖德榮寫這篇文章的初衷其實很偶然,他早年曾在省外一家制藥企業工作過,接觸過有關維生素E合成的內容。到茂林省來之后,因為茂林是稀土大省,化工設計院一直都有關于稀土催化劑的研究項目,主要是稀土催化劑在石油化工領域的應用。

    廖德榮也是靈機一動,或者說得更俗氣一點,就是本著閑著也是閑著的心理,做了一下用稀土作為維生素E合成催化劑的研究,出了個結果,發了篇論文,交給設計院也算是有些科研工作量了。

    至于說后續的研究,設計院并沒有這樣的要求,廖德榮自己也沒啥興趣,于是就擱下了。

    高凡前一段時間幫滄海化肥廠開發稀土合成氨催化劑,為了給自己的金手指找一點掩護,他查了不少國內期刊,偶然間便看到了廖德榮的這篇論文,結果想起了后世發生的一件事。

    90年代初,日本一家制藥企業推出了使用市基化合物作為催化劑的維生素E生產新工藝,非但能夠把合成效率提高近一成,還降低了對設備的要求,是維生素E生產工藝的一次比較大的進步。

    這項新工藝發布之后,中國國內有位學者著文表示,日本人的工藝是從中國剽竅而去的,證據就是廖德榮在十幾年前發表的這篇論文。

    這種指責,當然也就是一些口舌之爭,起不到啥實 到啥實質性的作用,倒是偶爾會被學者們引用來證明中國科研體制的僵化,或者證明日本企業的“工匠精神”。

    真正的業內人士,對于這樁公桉的看法是比較客觀的。大家認為,日本人的工藝應當和廖德榮的發現沒有太大關系。

    一來,使用稀土作為化學合成的催化劑,是非常普遍的做法,日本人完全有可能獨立地發現稀土元素在維生素E合成中的作用。

    二來,《茂林化工》這份雜志,實在算不上是啥知名刊物。這份雜志是茂林省化工廳的機關刊物,主要內容是刊登領導講話和工作動態,還有一些經驗交流之類的,甚至還有一個副刊版塊,不時會刊登幾則業內文學愛好者創作的打油詩。

    這種雜志,在國內業界還有點影響力,畢竟各省都有這類刊物,然后會進行“商業互訂”,所以化工圈子里的人都知道。但你要說一家日本化工企業跑到這樣一份刊物上去剽竊什么發明創造,就有些想當然了。

    高凡想起這件事的時候,也只是嘆口氣覺得惋惜而已,類似這樣的事情,在這個年代里真不算少了。廖德榮的發現,離工業化應用還有一些距離,不到能夠申請專利的地步,除非有企業愿意投資進行研發,否則根本無法阻止別人在十幾年后開發出新工藝。

    這一回,高凡為錢所困,開始絞盡腦汁找賺錢機會,維生素生產也被列入了他的賺錢計劃之中,維生素E新工藝的事情就被他重新想起來了。

    維生素是一個很大的市場,維生素E在其中占的比重不算大,但也有幾億美元的規模。具體地說,時下全球維生素E的總需求量在8000噸左右,每公斤維生素E的價格是40美元,兩數相乘就是3.2億美元,這個數字目前正在以每年10%至15%的速度增長。

    中國目前的維生素E產量,連100噸都不到,非但做不到出口,每年還需要進口一部分維生素E以滿足國內市場的需求。

    中國維生素E產量不高的原因有兩個方面。一是合成維生素E的兩種主要原料三甲基氫醌和異植物醇都無法實現國產,或者確切地說,是因為技術水平低,國產的三甲基氫醌和異植物醇產量極低,而且成本還高于進口。第二個原因,就是合成維生素E的生產設備也有一定的技術含量,是國內無法制造的,同樣要依賴進口。

    在這個年代里,國家存在短板的產業多如牛毛,維生素E的生產實在算不上是什么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產業,國家不可能在這個小產品門類上投入過多的資金。

    在鋼材、尿素、乙烯等重要產品都還沒有實現自給自足的背景下,你大談什么維生素E被國外卡脖子的問題,難道不是一個笑話嗎?

    國家無暇關注這個小產品,高凡卻是對它頗有興趣的。關于維生素E合成中使用稀土催化劑的新工藝,高凡多少知道一些關鍵細節,搶先一步把這項工藝搞出來,用廉價維生素E去搶占國際市場,在3.2億美元的蛋糕上分走一大塊,難道不香嗎?